![]() ![]() 新职业的概念 新职业是指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存在一定规模的从业人员,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职业技能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》中未收录的职业。 新职业的特性
新职业名单 第一批新职业: 2004年8月19日,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向社会发布第一批9个新职业,具体职业名称为:形象设计师、锁具修理工、呼叫服务员、水生哺乳动物驯养师、汽车模型工、水产养殖质量管理员、汽车加气站操作工、牛肉分级员、首饰设计制作员。 第二批新职业: 2004年12月2日,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向社会发布第二批10个新职业,具体职业名称为:商务策划师、会展策划师、数字视频(DV)策划制作师、景观设计师、模具设计师、建筑模型设计制作员、家具设计师、客户服务管理师、宠物健康护理员、动画绘制员。 第三批新职业: 2005年3月31日,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向社会发布第三批10个新职业,具体职业名称为:信用管理师、网络编辑员、房地产策划师、职业信息分析师、玩具设计师、黄金投资分析师、企业文化师、家用纺织品设计师、微水电利用工、智能楼宇管理师。 第四批新职业: 2005年10月25日,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向社会发布第四批11个新职业,具体职业名称为:健康管理师、公共营养师、芳香保健师(SPA)、宠物医师、医疗救护员、计算机软件产品检验员、水产品质量检验员、农业技术指导员、激光头制造工、小风电利用工、紧急救助员。 第五批新职业: 2005年12月12日,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向社会发布第五批10个新职业,具体职业名称为:礼仪主持人、水域环境养护保洁员、室内环境治理员、霓虹灯制作员、印前制作员、集成电路测试员、花艺环境设计师、计算机乐谱制作师、网络课件设计师、数字视频合成师。 第六批新职业: 2006年4月29日,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向社会发布第六批14个新职业,具体职业名称为: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、体育经纪人、木材防腐师、照明设计师、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、咖啡师、调香师、陶瓷工艺师、陶瓷产品设计师、皮具设计师、糖果工艺师、地毯设计师、调查分析师、肥料配方师。 第七批新职业: 2006年9月21日,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向社会发布第七批12个新职业,具体职业名称为:房地产经纪人、品牌管理师、报关员、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、轮胎翻修工、医学设备管理师、农作物种子加工员、机场运行指挥员、社会文化指导员、宠物驯导师、酿酒师、鞋类设计师。 第八批新职业: 2007年1月11日,劳动保障部在上海召开第八批新职业信息发布会,正式向社会发布10个新职业,这些职业是:会展设计师、珠宝首饰评估师、创业咨询师、手语翻译员、灾害信息员、孤残儿童护理员、城轨接触网检修工、数控程序员、合成材料测试员、室内装饰装修质量检验员。 第九批新职业: 2007年4月25日电从事对衡器产品进行装配、调试及维护工作的衡器装配调试工等10个新职业,25日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向社会发布。这是我国发布的第九批新职业。这10个新职业是:衡器装配调试工、汽车玻璃维修工、工程机械修理工、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、助听器验配师、豆制品工艺师、化妆品配方师、纺织面料设计师、生殖健康咨询师和婚姻家庭咨询师。 第十批新职业: 2007年11月22日,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青岛召开第十批新职业信息发布会,正式向社会发布我国服务业领域近来产生的10个新职业的信息。这10个新职业是:劳动关系协调员、安全评价师、玻璃分析检验员、乳品评鉴师、品酒师、坚果炒货工艺师、厨政管理师、色彩搭配师、电子音乐制作师、游泳救生员。 第十一批新职业: 2008年5月28日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广州市召开第十一批新职业信息发布会,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刘康主任,代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向社会发布了动车组司机、动车组机械师、燃气轮机运行值班员、加氢精制工、干法熄焦工、带温带压堵漏工、设备点检员、燃气具安装维修工8个新职业信息。 第十二批新职业: 2009年11月12日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上海召开第十二批新职业信息发布会,正式向社会发布中国生产操作和服务业领域近来产生的8个新职业的信息。这8个新职业是:皮革护理员、调味品品评师、混凝土泵工、机动车驾驶教练员、液化天然气操作工、煤气变压吸附制氢工、废热余压利用系统操作工、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工。 2019年公布的新职业 2019年4月1日,人社部、市场监管总局、统计局正式向社会发布了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、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、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、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、数字化管理师、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、电子竞技运营师、电子竞技员、无人机驾驶员、农业经理人、物联网安装调试员、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、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13个新职业信息。这是自2015年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》颁布以来发布的首批新职业。
相关阅读: 一、如何界定新职业,新职业信息包括哪些内容? 新职业是指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》(以下简称大典)中未收录的,社会经济发展中已有一定规模从业人员,且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、技能要求的职业。 新职业信息主要包括:职业名称、职业编码、职业定义和主要工作任务等内容,与大典中的职业信息基本一致。对具有“环保、低碳、循环”等绿色特征的职业标示为绿色职业,统一以“绿色职业”的汉语拼音首字母“L”标识。 二、我国何时建立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,有何意义? 建立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是国际通行做法,也是职业分类动态调整机制的重要内容。1999年,我国颁布了首部大典,共收录了1838个职业。进入新世纪后,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,产业结构调整、科学技术进步、大众创业创新,社会上涌现出许多新业态,亟待在国家层面上予以认可规范,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应运而生。首次新职业信息发布工作始于2004年,至2009年,累计发布了12批次120多个新职业。2010年后,国家启动了大典修订工作。2015年7月,颁布了2015年版大典。2015年版大典颁布近4年来,随着经济社会发展、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,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滋生孕育出新职业,亟需重启新职业信息发布工作。 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的意义。首先,有利于促进就业创业。通过发布新职业信息对新职业进行规范,加快开发就业岗位,扩大就业容量,强化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,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。其次,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改革。推动专业设置、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相适应,促进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提升,实现人才培养培训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。再次,有利于完善我国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体系。将新职业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统一管理,并根据产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需要,加快职业技能标准开发工作,有利于建立动态更新的职业分类体系,完善职业标准体系。 三、新职业是如何产生的? 新职业是在向社会公开征集的基础上,经专家评审、公示征求意见后,按程序遴选确定的。 四、新职业信息发布有何影响? 新职业信息发布,使国家职业分类体系更加科学完善,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统计、人力资源开发管理、职业教育培训和人才评价工作,为国家制定相关产业发展政策、开展就业人口结构变化和劳动力供求状况研究分析、制定人力资源市场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。对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:规范了用人单位的岗位设置、人员招录、员工培训等工作,使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更加明晰,有利于促进其提升职业能力和素养。 (责任编辑:一百一教育) |